原创 莫璇
少数民族百花齐放又个性鲜明的文化影像,记录、传播、构建着我国丰富、包容、平等、团结的多元化生活方式。
长久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扶持、对非遗传承的重视,推动着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与生产。但今时今日,想让普通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主动地去关注这类作品,真切地去感受一个族群内心情感的连结,珍惜民族团结给全社会带来的财富,并非易事。
年轻人对“老掉牙的东西”全然无感?对传统民俗难以接受?可是他们爱看李子柒,爱看哪吒,想看花木兰。而在广西的山间田头,其实藏着许多瑶族李子柒、当代刘三姐,他们都值得一个出产于当下而感动当下的新剧本、好故事。
这些故事,要怎么讲?“少即是多”是一个有效的入口。化繁为简,去掉浮于浅表的奇观表演和符号堆砌,关注人自然的姿态和民族内在的精神,或许是少数民族文化更有力的表达。
少秀奇观,多照现实
身穿汉服的李子柒姑娘,用几分钟的古风短视频,将华夏文明的魅力、勤劳朴素的美德呈现出来,四两拨千斤;迪士尼再次将中国故事推向世界,人们为木兰拉弓射箭的英姿疯狂点赞……“国潮”文化兴起,屏幕前的少年纷纷做起鲜衣怒马的梦。
其实在广西巴马,我们能在一个12岁的瑶族少女身上,看到花木兰般帅气的射弩技能;在广西南丹,我们看到另一个12岁瑶族少女,跟爷爷上山收采黏膏,为白裤瑶传统服装染色,如同去掉滤镜的李子柒。
《秘境广西》将镜头对准了这些隐藏在深山乡野间的李子柒们、花木兰们。虽然命题“秘境”,但“舌尖”导演陈晓卿与广西团队共同打造的这部电视纪录片,并不猎奇——所谓“秘境”,是广西人与大自然携手造就的生存空间,它可能是极端的恶劣环境,却能从中生出伟大的生活智慧,铸就多姿多彩的文明。
《秘境广西》中的白裤瑶
这部纪录片没有陷入主流少数民族宣传片奇观化、晚会式的拍摄套路,不是用轰轰烈烈的庆典去营造民族繁荣的气象,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场场细节丰富的特写,展现广西各族人民与自然相处的勇气与策略。
融水苗族汉子一刀刀、一片片修竹、炼铜,亲手制作芦笙,吹出最美乐章,这不就是青少年们顶礼膜拜的“手作技艺”、“匠人精神”?这样的画面,聚焦于一个具体的苗族人,面孔清晰可见,雕刻着时光,沉淀着文化,其所呈现出的“仪式感”,比旅游宣传片里场面浩大却经过精心修饰的芦笙表演秀更强烈、更具冲击力。
这或许就是一种“少即是多”式表达,一双手,一颗心,一把芦笙,浓缩更多的民族精神与情感。
《秘境广西》第三集片花-射弩
少堆符号,多挖内涵
2019年,由本土文化公司和传媒机构制作,以稻作文化为题材,描述广西“那文化”发展的动画连续剧《那世纪》播出。尽管没有酷炫的制作工艺和曲折的情节设计,该剧的主题意义与文化普及作用仍值得肯定。
《那世纪》海报
人们可以通过了解壮族先民开创稻作文化的历史,感知其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正如广西民族大学杨学明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那世纪》的推出恰逢其时,“为广西的民族文化自信开了一扇窗”。
剧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是身披红色披风的“蛙神”——相比人类角色,“蛙神”更直接地转化了壮族的文化符号。将壮族“蛙崇拜”图腾拟人化,应是《那世纪》最贴近当代审美与流行动漫特征的创意。
蛙神的造型颇似蝙蝠侠、超人等美式漫画超级英雄,而实际上,银幕上早就出现过同样身披红色披风、同样威风凛凛的壮族小伙。他不是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什么超能力,但正是这样一个普通人,经历了一番非同寻常的经历,让人们对壮家儿女刮目相看。
他就是动画片《一幅壮锦》中勤劳勇敢、善良孝顺的小儿子勒惹。红色披风是太阳宫里的仙女送给勒惹,助其避风避雨早日归家的神物。但从凡间村落一路披荆斩棘奔向太阳宫,挑战令常人望而却步的困境,为母亲取回壮锦的过程,勒惹全凭坚定的意志与无畏的勇气,全凭来自壮族民间的品质与体质。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一幅壮锦》
这部由壮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动画电影诞生于1959年,比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早了整整60年。
《一幅壮锦》同样具有“少即是多”的表现力。电影里并没有堆砌太多壮族符号,只有叙事所必须的黑衣壮服饰与织锦设备。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珍惜与保护,在黑衣壮妇女夜以继日织壮锦的画面中,在不时响起的山歌配乐中,在仙女把自己绣进壮锦定下终身的决定里,在美好生活从壮锦中“活”过来变成现实的惊人时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少卖风情,多探风格
反奇观化、去符号化,带着“少即是多”的观念看电影,你会发现民族文艺更接近本质的、来自生命体验的美感。
《撞死了一只羊》由王家卫担任监制,他与万玛才旦导演一起,赋予一个藏族故事梦幻、诗意的文艺光影,而无意像旅游宣传片一样展现藏族奇观。没有用经幡塞满画面、没有刻意排练的宗教与习俗表演,可可西里放大着苍茫与寂寥。在这极简意境中,生命的辩证棱角分明,思想的碰撞掷地有声,而信仰、冲突、众生平等、放下、救赎,这些沉甸甸的词汇,得到了足够广阔的空间,供人思考和解读。
《撞死了一只羊》剧照
司机金巴不是符号化的藏族汉子。他穿皮衣,戴墨镜,听歌剧,不压抑欲望,如同欧美公路电影里的嬉皮士。但当他抱着一只羊去寺庙寻求超度、与杀手金巴命运交织,最终在自己的梦里为杀手金巴复仇时,他身体里深刻的民族烙印,真真切切地现形了。
《清水里的刀子》剧照
《第一次的离别》海报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呈现出迷人的风格化趋势,越来越多地将关注点从民族风情下沉到生活现状与诉求。风光、风俗、风物,纷纷跳出背景,凝聚越来越丰富的视听语言。人们在谈论这些影片的时候,常常与一些国际名导的名字相联,比如在宁夏影像《清水里的刀子》中看到贝拉塔尔,在新疆尔族故事《第一次的离别》中看到阿巴斯与锡兰,在反映云南傣族留守儿童生活的《米花之味》的简介中,直接提及小津安二郎与《茶泡饭之味》。
《米花之味》海报
比《米花之味》早几年,另一部云南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碧罗雪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拿下4项大奖。片子讲的是云南傈僳族的故事,与广西没有直接关系,却是由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广西厂认为,反映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并且直击人性,这与该厂定位相符,是该厂值得延续的好传统,于是决定拍它。
《碧罗雪山》海报
《碧罗雪山》大获成功,没有辜负广西电影人的眼光与坚持。实际上少数民族题材在中国电影创作者中一直受到青睐,近两年更是佳作频出,在国内外影展上屡获嘉奖。这让我们愈加期待一部真正“广西制造”的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优秀电影早日诞生,为中国人多元友好的生活方式,再加一笔生动的记录。
(原创稿件,转载需注明来源)
本报特约通讯员:莫 璇
责编:韦颖琛 王新颖
审核:蒙树起 唐 龙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chink.83seo.com/news/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