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萧县:养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添“牛”劲

  近年来,萧县大力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引导鼓励一批新农人扎根农村,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赵庄镇萧县森影家庭农场,清晨的阳光照亮牛舍,工人们娴熟地配料、拌料……开启一天忙碌而有序的工作。

萧县:养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添“牛”劲

  农场工人吴森说:“我们一般早上五点来到这里工作,将饲料用搅拌机搅好后,就开着自动撒料机喂牛,工作内容挺简单的。”

萧县:养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添“牛”劲

  牛舍内,膘肥体壮的牛儿悠闲地享受着营养早餐,不时发出“哞哞”的满足声。它们所食用的草料是以农场秸秆为原料,通过科学加工转化为其所需的营养。

萧县:养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添“牛”劲

萧县:养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添“牛”劲

  “今年午收季我们收了大约3000吨的小麦秸秆,秋季准备再收点玉米的黄贮、青贮,作为养牛的辅料。我们将产出的牛粪进行有机发酵,用于农作物的种植。”农场负责人孙连影介绍道。

萧县:养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添“牛”劲

  2017年,孙连影夫妇进入养牛行业,经过两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2019年建成占地20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包含养牛舍、消毒室、管理房等。他们从哈尔滨、大庆等地引进西门塔尔品种牛,经过科学养殖、精心管理,产出的牛肉畅销县域内及淮北、徐州、福建等地。

  孙连影看着膘肥体壮、毛色鲜亮的牛,算了算自己的家庭“牛账”:“养牛的周期是一年,目前存栏量是800—1200头,出栏量在700—800头,预计年产值可达1000多万元。”

萧县:养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添“牛”劲

  孙连影夫妇依靠养牛找到了致富门路,犇向幸福的“牛日子”。致富不忘乡邻,他们通过秸秆收购增加周边村民收入,并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个,以前靠在家务农或外出务工的村民都愿意到养牛场里工作,拓宽经济收入的渠道。

  “我们上午和下午的工作时间都是两三个小时,一个月工资四五千元,离家近,挺方便的。”吴森说道。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赵庄镇找准乡村振兴产业落脚点,大力发展以肉牛养殖为主的草食畜牧业,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结构调整、推广种养结合等举措,激发群众养殖积极性,提振养殖信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