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身着古风,主打中国传统美食制作的视频博主李子柒,在凭借双手劳动致富的同时,五花八门的争议也常常围着她转。

李子柒的视频过度美化生活”的热度才冷却, 这后面又有人对“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吵得面红耳赤,而且这个微博话题目前已经累积到10.3万讨论度。官媒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也都点名表扬。

同样是文化输出,把中国文化带到世界顶级秀场的陈冠希,显然还是被主流媒体忽略了。

2017年,他在纽约大学的演讲内容在国内刷屏,当他说出“我要做的不仅是中国制造,更是中国创造”时,让人沸腾,而这也不是没由来的头脑发热。这一年,是他创立潮牌CLOT的第十四年,他的品牌已经设计出多个具有中国元素的惊艳作品:以兵马俑为灵感的Air Jordan 13,将《论语》和潮流文化结合的Converse One Star,他是把鞋子视为艺术品来做。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 Clot x Converse One Star

李子柒和陈冠希,在中国文化输出这一层面上,选择的是不同的路径:一个坚持原汁原味工程浩大,一个则是只取一瓢饮玩转出创想和花样。

陈冠希一度被批评是“”“流氓”,但凭良心说,哪个男人不羡慕他的成就?家庭事业双丰收,财务自由,2020年直接退休。

李子柒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世外桃源,与世无争。网友羡慕之余,也该问问自己,真的愿意像她那样回到乡村,开辟一段或许寂寥的农村生活?估计会犹豫会犯难吧。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 李子柒

大伙天天吵着“这才是文化输出”,“那不是”,盖棺定论之前,先想想:

“文化”这件事,咱们到底整明白了没?

2019年之前,问及西安的旅游打卡景点,估计是大雁塔、兵马俑、街。而现在,还得再添一件:大唐不夜城。景区营销炒热的网红景点,还是瞄准大众“到此一游”的心理,骚动的声音也在所难免:有游客为占据最佳视野,踩踏草坪;也有老汉强行搂抱表演区的女演员。

“贼心”何在?我要去看不倒翁小姐姐皮卡晨!

这一围观一打卡,能带走的也就是四字:心满意足。但如果真想探访一座城市的文化密钥,还真不必在网红景点找。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 不倒翁小姐姐 / 大唐不夜城

如何溯源我们的文化?如何亲近它?如何恢复文化自信?一口吃不成胖子,咱们还是得一个一个来。

“ 文化” 听来像是一个空泛的概念, 但在12月8日“致空谈者”的舞台上,有三位老师从自身的生命经历和体验去解读文化,每一击都不是虚发。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陕南作家贾平凹以为,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故乡和故土,要先去亲近它;

从松潘古城走出来的独立摄影师兼导演高屯子,最后又走回去,寻找个体的生命背景,是理解自己、理解故土的关键;

评书大家刘兰芳从艺60年,从东北大鼓转投评书艺术,手里接住的还是曲艺传承。

为此,采编部整理了“致空谈者”西安站文化专场的对谈,期待和大家进一步碰撞精神火花。

*全文5460字,阅读时间约14分钟。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西安市文联主席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田延友您在散文集《自在独行》里面说过,城里的高楼林立,人像在笼子里面,这种生活状态远不如农民幸福,但是您又一直留在城里。这是不是有点矛盾?

贾平凹 英国作家狄更斯也说,他描写的那个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人活在世上,会遇见一些危机,人生本身就是一个苦难的人生。

我是五十年代的人,当时我在乡下的时候,最大的目标就是将来能脱离农村去参加工作,吃公家饭。十九二十岁开始到西北大学去上学,那个时候觉得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在这个时代,做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人一生永远都在矛盾中,城市里幸福还是农村人幸福? 可以说都一样,都差不多。

将农村和城市勾连起来的,是“故乡”这个概念。 什么是故乡? 故乡是为父母的存在而存在的,一旦父母去世了,你会觉得那个地方好像不存在了,你再回去,也永远是以客人的身份,而不是一个父母面前的孩子的身份去的。等过了几十年以后,发现失去了故乡,我才觉得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悲哀。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田延友苦中作乐是生活的基调吗?

贾平凹 人活在世上,起码要活下去。 我写作就为表达两点: 平常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况。 起码把某个特定年代表现出来,后人看这一段就知道那个年代的人是这样过来的。田延友是不是所有好的作品一定要跟时代有关系呢?描写时代的作品是不是就更容易流传、更容易得奖?

贾平凹 好的作品一定和时代相关联。但 流传或得奖,这些都不是创作的目的,写作的开头都是兴趣 使然, 刚开始搞创作的时候没有稿费,自己买好多书和稿纸,花费好多时间来写,别人看着觉得特别辛苦寂寞, 但是写作的乐趣只有写作人知道。写到一定的阶段,才慢慢地有了责任感和担当感,越写下去才越觉得不能乱写,越写越觉得,这是一个比较神圣的东西。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田延友老师您有几幅书法作品,我特别喜欢您这两个字“补粮”。您在写这个的灵感来自于哪里?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贾平凹五十岁的时候,朋友给我过了一个很豪华的生日,场面特别大。热闹完以后大家都散了,我感到很疲劳。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过生日了,给自己写一幅字,写个“寿”字就行了。

“补粮”两个字是2019年又要过生日了,我看到一个短新闻,西南有一个少数民族,过寿的时候村里的邻居都给他送粮食,而陕西人或者关中人或者陕南人,谁过生日都是蒸一个大馒头,大馍给送去。

我一想送粮食是最好的,因为一个人寿命的长短,活得长肯定吃得多,吃得多,你送的粮也多。以后他必然就活得长,所以每一次给自己过生日的时候要“捕”一下粮。 我副标题上写的是“生命以吃粮多少为寿字长短,故囤补粮三万石”。 如果把这三万石都吃完得活几百岁了吧。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田延友老师特别谦虚,上台这十分钟左右,说又缺粮又缺纸,连纸都不够。

贾平凹 我特别爱纸而且特别节约纸,从来没有浪费过,因为尊敬纸、爱惜纸,它的血你也能解渴,对字、对笔、对任何东西一定要珍惜。

我虽然爱纸,但是浪费纸也是最多的,我不是用钢笔就是毛笔写,不是写小字就是写大字,从小到现在,我用过的纸毁掉了几家的山,因为纸都是树木、草做的,肯定几座山都被我写完了,或者几个河湾的芦苇都让我糟蹋了。我这一生最大的罪恶应该是这个,破坏环境方面浪费草木资源,确实糟蹋太多。

田延友如果我们在场的自己带纸去向您求字,您都有求必应吗?

贾平凹不一定,没时间,确实没时间,现在事特别多,我六十多岁快七十了,生活节奏和我四十岁是一样的,疲劳不堪。

以前我写过一篇散文《敲门》,有人来敲门,各种办法装着自己不在家里。你静静地待在家里,突然你特别想咳嗽,越是不想发出动静越想咳嗽,最憋不住就暴露了,你就得把门打开。文章结尾说道:如果这个人死了,被子上面就写“这个人终于被敲死了”。

现在没人来敲门了,除非我老家的人还来敲门,一般都是先发个短信打个电话,但是我事特别多,都是拜托我办事的。田先生说我必须几点来,我就来了,不来又不行。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田延友老师折煞我,我其实还是比较委婉的。有人说您的书法体现了您的野心,您现在感觉达到预期的目标了吗?

贾平凹好多字不是为了展览而准备的,而是表达一种生命状态,给自己的鼓劲。我反对为了展览而集中写一批字的,都是平常我自己干活或者写作的时候,它毕竟是漫长的特别深刻的。它不光要构思把它写好,还得把它藏好。

光照宇宙当然是一个理想,因为对于每一个作家来讲,都希望他的作品命能活得长一些,能长出两条脚或者两个翅膀,能跑得远一些、飞得远一些。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田延友《自在独行》里边有一句话,该自在的自在,该洒脱的洒脱,然后各得其所,这就是一个圆满的人生。您觉得怎么样才是一种自在呢?

贾平凹 好多人都在谈人生,其实这个人生不是用来谈的。人活在这个世上,幸运的是什么?你喜欢的东西和你以后从事的工作是一致的,那是最幸运的人。

田延友 把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的生存结合在一块,不要委屈,不勉强,这都是一种幸福。

贾平凹 对。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独立电影导演、摄影家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田延友我和高老师第一次见面是在上海,高老师是一个慢热的人,但他可以为一件事情赴汤蹈火,用十年的时间拍了纪录片《寻羌》,记录了一个寻根的故事。很多时候,我们一谈”文化自信“感觉没有抓手,无处落脚,无处安放。您感觉我们的自信从何谈起呢?高屯子 我们中华文化连绵不绝五千年,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我们中华民族屡遭劫难没有解体,它强大的凝聚力在哪里?如果这个民族它没有信仰,可能吗?对天地的敬畏、对祖先的敬重、对先贤的敬仰,中华文化五千年不断的密码可能就在这个地方。

这就是中国人五千年来从来没有断绝过的信仰, 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最起码的关系和生命背景。要是我们失去了这个巨大的生命背景,你哪儿去找自信,你的生命谁给你力量?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田延友原始信仰是不是意味着落后、不先进、不高级?因为它只是一个起点,但它并不一定指向终点?高屯子 之前上海的一个教授提出,原始信仰不高级,没有理论的高度,宗教的高度。我说,什么是最高级?能够把艰深晦涩的理论体系简化成通俗的语言,而且能够落实到现实,指引我们的生活,这个就是最高级。

我们回过头找祖先的智慧,静下来看,我们祖先非常慈悲,中国文化就是能把高深的些哲学、宗教的东西把它简化出来。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田延友文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当这种文化完全不同于另外一个文化,它才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这次来到西安,有两个强烈的印象:西安没有想象的那么火,西安的特质也在被同质化。在您印象中,西安应该是什么味道?高屯子 西安从表面上看它确实有个城墙,许多人来到西安会想起这座千年古都的渊源。它的味道在哪里?作为一个西安人和在西安工作生活的人,从内心要升起一种强大的满足和幸运,因为伟大的中华文化、伟大的王朝都在这个地方建都,伟大的先贤圣哲也在这里生活过,当代人与有荣焉。我们不要去找唐代的建筑,你要找这些人的精神气象,这个神韵一直和这个城市、这块土地息息相通,与这个城市同在。这种大气象大格局是在地的生命背景和情感依靠。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田延友有句话特别有意思,人类之所以进步,就是因为下一代不怎么听上一代的话。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高屯子 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古往今来都是,不是上一代的错,也不是下一代的错。上一代用经验作传承,而不是用文化作传承,中国文化的真正大背景在哪里,很少有人讲清楚,这个时代科技的进步,我们都是跟着机器的节奏走,和生命背景失去了连接。我拍《寻羌》为什么花这么多时间,就是想我们这一代人重新思考,因为现在国力起来了,中国处在又一个文化自觉的历史关口,该是反思我们文化的时候了。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田延友您做传统文化巡讲过程,一个人整合志同道合的朋友推进寻找中国文化之根,找到我们城市和文化的自信。您在《寻羌》中也很克制地表达这种孤独感,我的这个判断对吗?高屯子恢复大家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实际上很多人对这件事都非常绝望,但我自己是不绝望的。中华文化五千年,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DNA里头了。现在随着国力的增强,这个文化自信会逐渐升起来。今天,不是以前出英雄的时代了,我们大众就是英雄。

在这个文化自觉的关口,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反思自己的文化,怎么样来滋养我们的生命,怎么样来指引我们当下的生活,这是我们大家今天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 国家一级演员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田延友老师,在您的判断中,您觉得谁会是当代的岳飞呢?

刘兰芳 这个我真不敢说,我觉得黄旭华,黄永年,他们是用高科技保卫我们国防,还有袁隆平等人,他们都是当代的英雄,不要和远处的岳飞相比,不好。

田延友以德配位,各得其所,就有可能大展拳脚,有所作为,老师您形成了一个标杆。您的评书在喜马拉雅上整体累计播放量30多个亿,这让后辈怎么超越您?您有没有一种孤独感?

刘兰芳 还是一句话,我的徒弟一定会超过我,我是赶上了好时代,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田延友您觉得郭德纲的缺点是什么?

刘兰芳 我们是同行,曲艺把我们连在一起了。 相声这门艺术含有讽刺,评书讲的是故事,生旦净末丑工要全,而且在表演方面也有诙谐,但是和相声不一样,相声追求的是包袱,包袱往往是反了说,拿出一点来可能你听着扎耳朵,但是全部听完之后也可能过去。

我觉得作为老一代对他不应该当着这么多人来谈,应该支持鼓舞向上。

田延友如果岳飞写了一幅《满江红》,他的真迹和一只猫在一块,发生了火灾,您只能拿出救一样东西,您会救哪个?

刘兰芳 这个你把我难住了,救猫是生命,救画这是古迹,我说不好,朗诵一下《满江红》我会,我就念一遍,行吗?

文化,之于拙见,是原点,是母题。

在往年的舞台上,拙见谈士大夫与精英,谈君子的当代意义,谈侠与职业精神。这次在西安的舞台,聚焦的不再是某一特定群体,身份、头衔等外物摒除,我们看到的是“人”。

娱乐的人,失控的人,思考的人……在一切形式当中,最美的形式是人的形式。

从“听·说,都是思想者”到“与思想者共生”、“凡分享,皆拙见”,老田对“拙见”有新的解读:

拙见,见地之上。

如果说,拙见在这些年月积累沉淀的思想和观点构筑起一个新的地平线,有幸让大家看到更多的风景。那么,未来的拙见,又将站在这个地平线上,把思想介入现实生活,介入社会公益,既有“拙见平凹”为范本的拙见+博物馆体系构建模式,又有“拙见·攀天阁创富空间”

见地之上,拙见和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李子柒和陈冠希,谁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输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