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广东省广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新集团”)再次榜上有名,位列第414位,较上一年提升13位。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产业升级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家从传统单一外贸企业成功转型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企业,广新集团不仅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新集团经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有哪些实践成果?又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战略部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先锋?
实业立企,强化产业引领力
近年来,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特别是制造业领域,正经历着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成长壮大。
在此宏观环境下,广新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与食品健康、数字服务与供应链服务三大主业板块,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不断强化自身竞争力。一方面,集团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构建起涵盖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在内的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另一方面,则注重市场开拓,深化国际合作,努力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有利位置。
近年来,广新集团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坚持实业立企,并围绕上述三大主业板块进行战略布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全省乃至全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不锈钢领域,广新集团积极布局上游稀缺资源,参与印尼“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形成了从镍铁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格局,成功打造了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跨国产业链,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不锈钢市场的领先地位。
▲广新集团所属印尼广青镍业鸟瞰图
除了不锈钢业务外,广新集团同样重视高性能铝型材、电子电路材料等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培育工作。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内不断提升行业影响力。比如,兴发铝业近年来持续加大对智能化生产设备的投资力度,实现了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同时,广新集团也致力于孵化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共同提升产业控制力和服务能力。
创新强企,发展新质生产力
广新集团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创新举措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一是抓体系建设,制定实施“广新创新十条”,在重点企业设置科技管理部门、任命“科技副总”,并建立重大科技项目库,各骨干企业均编制了原创技术策源地方案,形成了“四单一图”。
二是抓投入保障,打造了“1+1+1”创新资金支持体系,即集团资金引导、财政资金支持、所属企业配套。“十四五”前三年,集团合计研发投入超过109亿元,2023年研发投入较2020年增长了150%。
三是抓人才引进,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十百千万”集群计划和“百优科技创新人才”提升行动,实施“新港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
四是抓项目落地,聚焦攻克一批行业“卡脖子”关键技术,在高端不锈钢合金材料、生物发酵、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铝挤压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快推进生物智造、光学膜、复合集流体、核电奥氏体不锈钢、超级双相钢等一批项目。
五是抓生态构建,运用“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共建创新联合体,促进重大科技项目协同攻关。目前,已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省科学院等31家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不同领域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广新集团在生物科技、电子信息及显示材料两大新兴赛道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比如,旗下星湖科技与伊品生物重组后迅速成长为百亿级市值上市公司;而离子束科技则专注于柔性覆铜板的研发生产,产品已实现批量供货。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广新集团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的能力。
▲广新集团所属纬达光电偏光膜三期项目
改革活企,提升核心竞争力
改革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广新集团持续深化国企改革,特别是持续加大 “两非”“两资”处置和亏损企业治理力度,企业法人出清130户,占2020年重组后并表企业总数的47%,推动优质资源向主业集中。此外,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方面,坚持“竞争中性”原则,选择互补性强的战略合作伙伴,引入优质社会资本参与企业管理运营;另一方面,则通过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决策效率和服务水平。目前,集团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75%,控股上市公司6家,混改企业的营收、利润占集团比重均超过90%。
具体而言,广新集团推行了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并将其延伸至基层岗位,形成了覆盖全员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特点,采取差异化的管控模式,既保证了国有资本的主导地位,又激发了非公经济活力。此外,集团还积极探索员工持股计划,使广大职工能够分享企业发展红利,增强归属感和责任感。
另一方面,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挑战,广新集团抓住数字化转型这一关键点,全力推动智能制造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此来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
广新集团内部全面启动了数字化管控体系建设,旨在打造一个集财务、运营、人力资源等多个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共用的目的。
以兴发铝业为例,该企业通过实施全流程智能化改造,使得制造成本降低了12%,单产线人均增效达到了15%,并且减少了超过40%的一线工人数量。这种变化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样地,在广青科技、佛塑科技等其他骨干企业中也能看到类似的成效。它们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数字工厂或集控中心,致力于打造绿色工厂、灯塔工厂,进一步提升了制造业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
▲广新集团所属广青科技退洗生产线
党建领企,增强企业凝聚力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广新集团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将其贯穿于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双链驱动”党建品牌。即通过建立党组织与业务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促进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例如,在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广新集团会同步成立项目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另外,集团还十分重视人才培养选拔工作,特别是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力求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专业化团队,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国有企业,广新集团深知企业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始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事业。广新集团旗下的多个项目都采用了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有效减少了碳排放和其他污染物的产生。
▲广新集团蚕桑香云纱产业生态农业示范园
广新集团积极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生猪养殖、蚕桑丝绸香云纱、香水柠檬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粤东西北地区的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chink.83seo.com/news/3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