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饺子奇谈——主食还是副食?最早的饺子长什么样?

现在不只北方人爱逢年过节吃饺子,因为速冻品的出现,南方人也广泛接受饺子。早餐吃蒸饺、中午吃煎饺、晚上吃水饺。谁能不爱饺子?

但是原材料居然是稻米,而且没有提及“包起来”的动作,所以大家还是比较认可下面这个说法。

“娇耳”在不同朝代的转变中,形态逐渐变化,就连名称也变的很不同

当然现在我们无法非常详细的定义区分古代的饺子与馄饨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我们可以明确的是,饺子是一种包裹肉类的面食,半月形,历朝历代的人们都喜爱这种美食,并且认为它带有吉祥的寓意。

尽管有“北方饺子,南方汤圆”的俗语,但其实饺子已经不仅局限于北方。

我们不妨将饺子的涵义扩大一些,形状如半月,包有内馅的,我们都看做是饺子吧。

从北到南讲吧。

酸菜清爽的酸味和脆劲刚好和略带油脂的油梭子搭配。

在东北酸菜面前,任何肉类都要隐去名字,只叫“酸菜饺子”,可见在东北人心中酸菜的地位有多高。

图片

如果东北的酸菜饺子是标准体型的话,那么内蒙的羊排饺子,绝对是巨无霸型的。

将羔羊身上最好的肋骨切成七八厘米长,用事先调好味道的羊冻调味,再加上沙葱,包入饺子皮。

最后上锅蒸,整个饺子体型巨大,羊冻化为汁水,变成鲜美的羊汤。

图片
图片

羊排柔嫩,还保留着形状的完整和肉的筋道。

一撕开饺子皮,鲜汤即刻流出,沙葱的味道杂糅着麦香,极具冲击力。

鲜美不只是羊,还有海鲜。

图片

往南一些,大连的各种海鲜饺子不能错过。

笔管鱼、海胆、皮皮虾、黑虎虾等四十余种小海鲜,都可以包入饺子皮中

最重要的秘诀是要加入猪肉泥来和馅,猪肉泥更像是鲜味的载体,而且使得海鲜的口感没那么单调。

图片

海胆饺子是更加鲜明的一种,咬开一淌金黄的鲜汁。

“鲜”这一主题也体现在祖国大陆的南边。在广东地区,也有特色的“饺子”——早茶里的虾饺和顺德的鱼皮饺。

图片
图片

虾饺以澄面为皮,虾馅混合猪肉馅,糅合出弹脆的口感。

图片

鱼皮饺以鱼肉做皮,在案板上捶打千次,只添加少量面粉,鲜味满满。

鱼皮饺用来打边炉是再合适不过的,整只饺子紧实,不容易煮烂,比火锅丸子更好吃。

我们回溯饺子最初的用途,是作“祛寒”之用。

这说明,饺子从诞生之初起就带有超出食物用于饱腹的属性,还有“药用”。

图片

后来饺子发展成北方过冬时必不可少的食物,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

饺子与驱寒分不开了,但是最初可以用于驱寒的药材与羊肉已经从饺子的形态中退出。

至于“更岁交子”的含义,则是后来演变出来的内涵,也许是因为注重吃饺子的季节总在冬季。

图片

人们把饺子看做是辞旧迎新、祈求团圆美满的食物,同时与“新年”“春节”的概念掺杂在一起。

饺子中也蕴含着中国人非常看重的“家庭观念”,因为包手工饺子是一项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协作的工作。

图片

一溜圈的元宝饺子整齐地码在饺帘上,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个,只有吃的时候才有数。

包饺子、吃饺子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家庭中爱意的流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