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具有传承渊源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国务院曾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规定了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共4级的非遗保护体系。
锐思医考表示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医,有不少中医药技术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其传承发展意义重大,那么中医药技术想要申遗,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成功之后政策能够给予什么支持?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留下了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作为祖国医学的中医,同样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步前进,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
在2006年所遴选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医药技术独占七项!它们分别是: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正骨疗法和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既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在申报上就有这严格的条件限制,以河南省为例,相关的政策规定,评审标准主要着手在以下5个方面:
1具有中原文化的特殊价值符号,在中原文明的传承中起到重要作用。
2扎根在区域内,具备文化内涵与世代传承的特点,并具备突出的地方特色。
3具有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具备积极作用。
4能够出色运用所传承的技术技能,展现一定水平成果。
5对维系民族文化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历史问题面临濒危处境。
那么一旦申报成功,传承人与其代表的中医药技术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政策支持?
锐思医考指出,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单位开展传承、传播活动:
(一)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
(二)提供代表性传承人补助费,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
(三)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
(四)资助有关技艺资料的整理、出版;
(五)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设;
(六)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
目前来讲,主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无形转变为有形,运用现代科技将其留声记录;另一种是以师承仪式传统发展,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弘扬。
河南国医医学研究院表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根据其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最好是多渠道的齐头并进。建议具备条件的中医技术传承人,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来选择合适的保护等级与体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省级以上的非遗申请要求的条件相对较高,在资质的审核把控方面也更为严格。所以想要申遗可以先从县级或市级开始,再逐步发展。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chink.83seo.com/news/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