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之家有温度更有态度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 文/北洋君
这个夏天, 最燃的动画电影 非《哪吒之魔童降世》莫属, 截至8月21日, 上映27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票房已达42亿,超过美国的《复仇者联盟4》, 紧随《战狼2》(56亿) 《流浪地球》(46亿)之后,位居中国影史票房第三!
可你知道吗, 荧幕上深受观众喜爱的“最丑哪吒 ” 竟然还有 100多个“兄弟”! 先看一下他的兄弟们都长什么样吧!有兔牙吊角眼版
有“萌萌哒”可爱版
有海边男孩“晒黑”版甚至还有胖嘟嘟流着鼻涕的“八戒”版 然而最终在荧幕上我们看到的是丑得“百里挑一”的 “痞坏”版……
在“痞坏”哪吒的背后, 是 中国 动 画电影人 百里挑一的认真与严谨 。 连人民日报都在评论中说, “今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人的 不认命不服输 。 ” 在《哪吒》 “挑起国漫大梁”的背后, 是如哪吒般挑战命运,打破成见的 80后导演 杨宇 (饺子)。 本是学医出身的他半路出家做动画, 删改剧本66版, 毙稿哪吒形象100多次, 带领1600人死磕5年, 终于做出国产动画巅峰之作!杨宇和电影里的哪吒很像, 哪吒是人人惧怕的“魔丸转世”, 生活中的杨宇,是学医出身非要做动画的门外汉, 是“啃老”三年八个月的“宅男”。影片中哪吒用自己的努力和善良, 转变了别人对他的误解, 影片之外的杨宇, 也用自己的努力 打破了别人对自己的成见。NO.1 16分钟短片打破成见!杨宇1980年出生在四川泸州, 他的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 从小,杨宇就喜爱 画画和看漫画。就连课本上都布满他脑洞大开的涂鸦。杨宇免不了被大人批评“不务正业”, 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 为了名正言顺地画画, 他更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在父母的建议下 他考上了四川省内录取分数很高的 华西医科大学 (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杨宇在大学里的成绩很好, 如果不出意外, 毕业后他可以当个药剂师, 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可每当他想到未来, 他心中画画的梦想, 就像一团无名火一样 时刻烧灼着他的心!
大三那年, 一次偶然的机会, 杨宇从同学那里接触到了 三维动画软件MAYA, 他瞬间就被3D动画吸引了, “我接触学习之后发现, 有种全身经脉逐渐疏通的畅。” 再三考量之后, 他决定“弃医从画”。 做动画这条路并不好走, 从同学到亲戚, 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他的决定, 在杨宇孤立无援的时候,最意想不到的援手 竟来自他那严肃而传统的父母, 他们为了支持他的梦想, 给他买了当时最新型号的电脑! “你可以先学学试试。”
父母的支持 坚定了杨宇走下去的决心。 大三大四这两年, 他 把市面上能找到的动画教材全买来, 一个人窝在寝室 一章一章仔细研究。 大学毕业后, 他本想找一家动画公司工作, 却遭到了不少质疑: “医学出身能做动画?”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一年之后, 杨宇决定辞职 在家做动画, 这一次, 父母再一次站出来支持他。
然而, 辞职做动画不久, 父亲便因病去世, 在人生最黑暗的日子里,母亲的鼓励让他重拾信心。制作动画短片的工作量巨大,用杨宇自己的话说: “我想不出最难的,因为都特别难!” 他的电脑已经落伍, 处理不了高要求的CG画面,他只能自己手动一帧一帧地修改画面。 动画里需要用棋子表现战争机器, 可电脑不 能承载这样大的运算量, 他便把3D的棋子换成2D的扑克牌。很快杨宇花光了积蓄,只能靠着母亲每月1000元的退休金生活, 而这1000元里还要拿出700元支付房子按揭。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的生活只有 四点一线: 客厅、卧室、厕所、电脑前。
3年8个月的坚持之后, 2008年, 杨宇终于拿出了 他人生中第一部动画短片, 16分钟的《打,打个大西瓜》。 这部以脑洞大开的反战题材 短片, 一下子俘获了一大批网友, 他们纷纷称这部动画为 “国产动画最优秀的作品”。
短片 在国际上拿下27项大奖, 在第26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拿下了国际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奖。
一人,一台电脑, 3年8个月的努力, 杨宇终于打破了别人的偏见。 在荣誉和奖项纷至沓来时, 他清醒地认识到, 国产动画道路不易: “没有捷径,只有死磕!”NO.2 《哪吒》42亿票房背后 是1600人5年的“死磕”2009年和2011年, 杨宇先后成立了饺克力动画工作室 和可可豆动画公司, 很长一段时间 杨宇只能做广告和外包业务, 很少有投资商愿意投资动画长片。 饺克力动画工作室成立初期的6人直到2014年,彩条屋影业找到了杨宇, 希望他能一起“干一场大的”。 此时的杨宇已经在创作的路上 沉默了很长时间, 终于等到做长篇动画的机会, 他几乎没有犹豫, 推掉了一切能挣钱的外包工作, 一头扎到“小黑屋”里写剧本。结合自己奋斗的经历, 杨宇想写一部关于“不认命,破成见”的动画, 从中国神话故事里筛选后, 只有孙悟空和哪吒符合要求, 可当时悟空已经有田晓鹏导演在做, 他就选择了哪吒。想起自己初学动画时,只有父母支持自己, 不善言辞的父亲买了一台电脑送给他; 想起初做动画短片,他落魄彷徨, 只有母亲坚定地说“我相信你可以!” 是家人义无反顾的支持, 让杨宇能够坚定自己的梦想, 那么他创造的哪吒 同样应该从家人身上汲取爱的力量!杨宇笔下的哪吒不再是 1979年《哪吒闹海》中 那个被迫削骨还肉、自刎而死的哪吒, 他的哪吒 在父母的爱中成长, 靠父母的教导没有误入歧途, 最终打破世人的成见。 “这是爹教我的道理!”杨宇甚至 把剧本改了66个版本, 钻研故事两年有余! 在对剧本的打磨与修改中,“混世魔王”哪吒、 武力值爆棚的殷夫人、 深爱儿子的李靖打破了原著原有的人物设定。而在哪吒的形象设计上, 杨宇更有着异乎寻常的严苛。形象再美再萌, 不符合剧本剧情,毙掉; 形象符合剧本, 却没有自己的特点,毙掉; 有自己的特点, 却没有“坏坏的感觉”,毙掉……经过近乎疯狂的创作, 毙掉100多个方案后, 在杨宇和团队濒临崩溃时, 一个黑眼圈、塌鼻子、雀斑脸 还长着一口令牙医头疼的鲨鱼牙哪吒 让杨宇眼前一亮, 就是他!相比于人们印象中的哪吒, 杨宇的哪吒无疑有些丑, 但他认为, “这样的哪吒恰恰最符合电影的中心思想, ‘打破成见,扭转命运’。” 这个哪吒就是杨宇用来 打破观众成见的“终极武器”! 他相信如果观众在看了哪吒的故事后,一定会爱上他!在杨宇兴冲冲准备大展手脚时,他却遇到了所有国产动画电影 都遇到的最大问题, 资金不足。不愿意降作水准,又拿不出那么多钱, 杨宇只能把活儿都往自己身上揽。 除了导演和编剧的职务, 他还担任CG设计、人物设计、场景设计, 甚至连动作指导, 也是杨宇自己上。 他一人分饰多个角色,把人物的动作细节 举手投足间演绎得淋漓尽致。
杨宇省下的钱, 绝大多数都花在了特效与细节上。 影片中的所有场景都有 至少有一个备用版本, 场景的每个色块, 他都会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调色。在杨宇对画面近乎偏执的追求下, 哪吒的小肚兜有了细细的纹理,小肚子也变得充满了弹性。
哪吒“又痞又坏”的双手插裤腰动作,第一版,本是手插口袋, 但杨宇查找文献后, 发现古人的裤子很少有口袋, 所以选择了手插裤腰代替 。对于剧中非主角的其他人物, 杨宇也都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 比如剧中李靖, 在哪吒初生时鬓角乌黑, 救哪吒时已经鬓角斑白。 李靖的鬓角变白,动画人物形象不再是“一张脸”就连出场不到2分钟的结界兽, 都是按照三星堆的原型 精心打磨出来的。 虽然很少有观众能发现这些细节, 可杨宇追求完美, 绝不在细节上得过且过。 片中两个搞笑的结界兽,原型是三星堆文物
整部动画工作量巨大,杨宇对外包公司的要求极严格, 一个申公豹变身豹子的几秒钟的画面, 有个特效师做了两个多月, 还是达不到他的要求, 特效师崩溃离职了, 他只好把这个画面包给另一家公司, 没想到离职特效师正好跳槽到这里, 这几秒钟转了一圈 还是回到了这位特效师手里……
这根根细毛,都是特效师的泪……
不过最后这个几秒钟的分镜头 死活还是磨了出来, 事后杨宇提起这事, 还打趣到: “如果有人问我, 人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不晓得, 但我晓得, 让申公豹长毛就是他(特效师)的命。”
在杨宇近乎锱铢必较的较真下,《哪吒》中的大量细节得到完善, 整个电影拍了 5000多个分镜头, 是同类动画的 3倍多, 他又优中选优, 选择其中2000多个镜头为《哪吒》定稿, 其中80%是极为烧钱的特效镜头!
然而杨宇依然对《哪吒》有很多遗憾, 因为资金不足,他不得不放弃很多镜头。 比如哪吒和敖丙牵手的镜头, 本应该显示人类历史和天地初开的回溯, 但是因为过于复杂, 烧光了经费也没做出满意的, 他只能被迫放弃。一部动画电影,从剧本到动画落成, 杨宇和60家公司, 共1600多中国动画人赔本死磕5年, 终于在7月26日与大家见面。
为了一部动画电影, 杨宇这些动画人在不知 电影是否盈利的情况下 耗费了巨大精力! 对他来说, 这不仅是一部向世人证明 “一个医学生照样可以做出好动画”的电影, 更是打破国人对国产动漫 “低幼、粗制滥造”成见的电影! 杨宇始终相信 “以真心换真心, 观众一定会给你好的回报。”《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一个半小时票房破亿, 19天 累计观影人次达1亿人, 27天票房达42亿, 超越美国《复仇者联盟4》 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3高的电影! “怀胎”5年的小哪吒, 成为国产动画电影史上的奇迹! 杨宇在首映礼的后台性格内敛谦虚的杨宇,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和成绩, 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哪吒》上映这些天, 他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大家包容”。荣誉纷至而来时, 杨宇比任何人都冷静, 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 他清醒地认识到国漫产业与 美日动漫产业还有很大的差距, 《哪吒》成功了, 他的 国漫之路才刚刚开始。曾几何时,美国人拿 《花木兰》 《功夫熊猫》赚得盆满钵满, 今天, 杨宇和1600多名亏本也要画下去的 中国动画人, 用一部横空出世的《哪吒》证明 国产动画并不比美国、日本差!民族的自信, 归根结底是文化的自信! 顺境中斗志昂扬, 逆境中越挫越勇, 不惧流言蜚语, 用行动打破成见, 即便被塌下来的天压歪了头,也能挣扎着生出三头六臂把天扛起来!
正如哪吒喊出的那一声: 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哪吒,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在努力中证明自己,在奋斗中打破成见!
参考: 知乎@饺子导演; 新浪微博@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新浪微博@饺子导演;新民晚报20190731《杨宇:理想的实现靠“打磨”》; 新浪微博@新浪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释出导演@饺子导演 特辑》;
—THE END—
给北洋君点个“在看” 放到朋友圈就是最好的鼓励!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chink.83seo.com/news/7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