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民间文学 是人民大众口头创作、世代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如:史诗、故事、神话、传说、谚语等,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还有广泛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亳州的《老子传说》《庄子传说》《蒙城歌谣》《陈抟传说》《柳下惠传说》等等。
传统音乐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集体创造出来的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和上层社会、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如亳州《隋氏唢呐》、蒙城《锣鼓棚子》等。
传统舞蹈 是以人的肢体语言为载体来表达着中华各民族的生存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和民族性格。如朝鲜族农乐舞、藏族锅庄舞、傣族的孔雀舞、尔族刀郎舞等,亳州涡阳《棒鼓舞》《雄风狮子舞》、利辛《赶黑驴》等。
传统戏剧 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中国的戏曲剧种丰富,历史悠久。如京剧、昆曲、藏戏、川剧、皮影戏、木偶戏、亳州二夹弦、淮北梆子戏等。
曲艺是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形式。如苏州评弹、山东琴书、亳州五马琴书、涡阳涡河憨腔等。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健体强身,玩物适情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如少林功夫、太极拳、摔跤、抖空竹、华佗五禽戏、晰扬掌、陈抟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等。
传统美术 是指民间社会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传统造型技艺。如唐卡艺术、剪纸、木雕、年画、刺绣、利辛面塑、涡阳石弓石雕等。
传统技艺 中国人素以心灵手巧著称于世,诸如制瓷器的方法、制茶的方法、织丝绸的方法及种类丰富的饮食文化等等,都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劳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手工技艺。我们把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为传统技艺。如千年古井贡酿造工艺、高炉家传统酿造技艺、蒙城卢家笙制作技艺、金不换酒酿造技艺、蒙城陈氏锡包壶制作技艺、涡阳苔干制作技艺等。
传统医药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在维系人们的生命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包括汉民族的医学药学,还包括藏、蒙、苗、土家、瑶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药学。如藏医、中药炮制、中医针灸、亳州华佗夹脊穴灸法、承庆堂传统中药制剂、华佗救心丸制作技艺等。
民俗 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包括信仰习俗、传统节日、服饰习俗、饮食习俗、居住习俗等。如春节、端午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藏族雪顿节、妈祖信俗、亳州庄子祭祀大典、大班会、利辛九曲黄河阵、马氏社火、亳州药市等。
监 制丨尼玛松保
审 核丨刘 彦 旻
编 辑丨赛尼更尕才仁
来 源|非遗
声明:转载链接内容须备注@玉树文旅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chink.83seo.com/news/7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