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这句诗流传千年。近期,我国迎来今年以来最大范围强雨雪天气过程。在不少人的记忆里,清明与降雨似乎总是相伴相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强对流天气、海上大风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介绍,本次过程累计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的国土面积将达23万平方公里。江淮及以南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雨强可达30至60毫米。
从气象统计数据看,清明并非一定会下雨,但下雨的概率明显增加。气象专家解释,其实这与季节变化有着明显联系。
“清明时节恰好是我国气候冷暖交替的时间段,冷空气和暖空气频繁交汇,易导致多阴雨天气出现。”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介绍,清明时节正值4月初,此时我国的锋面雨带多位于南部沿海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并没有进入雨季。不过,由于清明时节暖空气开始活跃,遇上从北向南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就会形成降水。
气象专家表示,清明时节雨纷纷并不是南方的专属天气,但相较于北方而言,南方地区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更高,从而更容易降雨。
适当降雨有利于农事。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方翔表示,预计4月春播区大部天气较好,总体利于春耕春播和已播作物幼苗生长。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北部等地降水对库塘蓄水和早稻移栽用水有利,但需防范部分地区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干旱和阶段性低温对春耕春播的不利影响。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chink.83seo.com/news/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