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终于天晴!揭秘!清明前后,为什么总是阴雨绵绵?

终于天晴!揭秘!清明前后,为什么总是阴雨绵绵?

经过长达多日的阴雨绵绵,这两天终于又看见了太阳公公露脸。“清明时节雨纷纷”,虽然清明已过,不过每年清明前后,似乎都是雨天,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快和好料菌一起来看看吧!

0 1

从传统节气来说

大家都知道,清明既是一个传统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阳历4月5日前后,表示春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

《历书》中有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有记载“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中国传统从清明起的15天内,每隔5天分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大概释义就是,这个时节白桐花开放,接着田鼠全都回到地下的洞里,最后在天空中便能看到彩虹啦!

《岁时百问》中亦有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正如谷雨一般,大家都知道,谷雨时节总是接连下雨天,节气正是如此,清明也是这般。

0 2

中国人的浪漫释义

这个部分的释义,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展现的却是深刻于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古时候有一种说法是“地湿了,已故的亲人才能出来看看人世间的亲人”。

还有像“那是天上的亲人因为思念流下的眼泪”或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断了魂,就不能见太阳”。中国人相信有一个地方,我们已故的亲人在那边生活,这是中国人骨子里斩不断的血脉亲情。

还有说由于古时农耕社会,只有下雨了才能停下农活去祭扫先祖……这些看似玄学的答案,也并非封建迷信,而是千百年来深藏于中国人心中的家国观念,是一份独属国人的浪漫。

0 3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回到科学的角度进行释义。要解释这个问题,要从以下三点来解释。首先是,冷暖气流的交汇。每年清明时节,正是冬去春来时候,冷空气的势力逐渐减弱,副热带高压开始加强,并向西延展,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北上。

其次是,太阳直射点的转移。春分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的日照明显增强,位于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也顺势增强,西南风将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带到了我国南方地区,再加上清明时节昼夜温差较大,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相遇,也容易产生降水。

最后,也受南方低气压的影响。清明时节,南方地区主要受低气压控制,阴雨绵绵的概率也相对较大!

///

听了这么多种解释,那种是你心中的正解呢?欢迎来评论区留言和好料菌分享哦~

编辑:斋啡

来源:健康蒲江、微市南、外语生活刊

猫火了10余年!深藏文灶的韩料小店,凭啥大半的厦门人都在安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