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蒙琳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理白族自治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理州统筹推进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洱海保护、民族团结等各项工作,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我们透过发生在全州12个县市的12位群众代表身上的故事,体会大理州各族群众10年中的收获和喜悦。
寸双福
穷汉子变成小老板
“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家8口人挤在3间房子里。一到雨季,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一到冬季,外面刮大风、屋里吹冷风。”鹤庆县西邑镇西邑村乔仁甸自然村村民寸双福说。
初中毕业后,寸双福学过木匠、开过养殖场,但都失败了,一家人生活在贫困线上。2015年,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的帮助下,寸双福上山采挖了100多株重楼移栽在院子里。后来,丽江的一位药材商人上门来采购,以400元一盆的价格买走了40盆,又以7000元的价格买走了地里的重楼种子。寸双福家一天收入23000元的消息在全村成了大新闻,此后,全村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植重楼。
依托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的良好成效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寸双福把家里的圈舍和庭院进行了改造,于2019年1月开起村里第一家农家乐,以马耳山上的野菜、中药材、野生菌等为食材,深受各地游客欢迎。经营3年多来,农家乐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寸双福也被评为“云南省光荣脱贫户”。
张林保
带着乡亲谋发展
从前的弥渡县新街镇董和村委会大荒地村,村如其名,基础差、环境差、村风差。
2019年,大荒地村在弥渡县率先启动一户一宅“空心房”拆除工作。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张林保带头将自己占地6分的闲置老房子拆除,并将土地归还村集体。短短一个月,全村拆除了35户破、旧、危老房子,腾退土地19.2亩。大荒地村还采取“三带头一参与”的工作方法,村组织带头、干部带头、党员带头,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全村群众投工投劳,在村内闲置空地、房前屋后建起微果园、微菜园、微花园。
大荒地村还大胆探索农户绑合作社,合作社绑龙头企业的“双绑”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由村党支部牵头把村民的土地流转过来,张林保贷款300万元,成立弥渡县博润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建设生产基地,再把基地里的大棚交给社员管理,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发展。从2021年3月第一季产品上市至今,合作社销售黄瓜1318吨,收入565万元;销售番茄230.9吨,收入95.59万元,合计总收入660.59万元。
杨福才
搬迁开启新生活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前,剑川县老君山镇新和村彝族群众世代分散居住在海拔3200米的老君山畜牧场、鸡脚箐、卓玛、八连丫口等9个山头、8个山箐中,过着“赶羊放牧杈杈房,火塘洋芋麻衣裳”的生活。
2016年,新和村被列入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新和村彝族社小组长杨福才每天来回奔波在老君山的山箐中动员群众搬迁,走坏了十几双鞋,最终所有群众同意搬迁。历时整整3年,经过11次选址,86户323名彝族群众全部搬出大山,住进索玛新村搬迁点。
搬迁后,村民住进漂亮的小洋楼,人居环境美丽宜人。孩子们步行就能去到学校,村民去镇上也只需要几分钟的路程。老君山镇的菌种厂、羊肚菌种植基地、藤编厂、制香厂等多家企业优先录用易地扶贫搬迁点居民,彝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
村民们开始学习和探索种植附加值比较高的林下经济作物,每户每年仅采菌一项就能增收10000多元。杨福才还带头种植茶叶、重楼,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收益。他给村民们送苗上门、送技术上门,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为收购商、加工商、种植户搭起了共同致富的桥梁。在他的带领下,全村走出了一条生态发展的幸福之路。
李桂科
一生守护两个“家”
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退休职工李桂科有两个“家”,小“家”在洱源县城;大“家”就是1953年在洱源县大山深处黑潓江边建成的山石屏麻风院,现在的山石屏村。从1981年到现在,李桂科把麻风病院当作自己的家,把麻风病人及其家属当作自己的亲人,倾尽全力为麻风病患者治病、治心、治贫。
李桂科带领村民用14年时间,在山上挖通连接外界的3公里路,在黑潓江上架起了人行索道桥,为麻风病康复者打通了一道融入社会、走向外界的大道;用12年时间,解决了麻风病院用电问题:最初是一台小型水轮发电机,后来用柴油发电机,通过多方努力,2004年架通10KV线路电力工程,山石屏村终于正常用上了电,看上了电视;用14年时间,修缮了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土木结构危房,到2010年建成可供旅游度假的新村;用13年的时间,在麻风病院办起了小学,使21名麻风病康复者子女上学读书,培养出6名大学生、1名研究生,还资助了45名农村麻风病康复者子女,培养出14名大学生。
退休后,李桂科仍然留在山石屏村,和村民一起修建蓄水池,种植核桃,养猪、养鸡、养牛、养羊,进行环境绿化改造,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杨育志
满山栽下致富茶
“说起我们大坪坦村这10年的变化,可以用‘0到2万’和‘500到1万’两组数据来总结。‘0到2万’是我们从没有1分水田到有了2万多亩茶园;‘500到1万’是我们从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增加到了1万多元。”永平县龙门乡大坪坦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育志介绍。
大坪坦村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冷凉山区村,人均纯收入曾经不足500元。2004年,村“两委”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并邀请专家前来调研出点子,提出了发展生态茶的思路。此后,杨育志种植生态茶50多亩,带动村民种植生态茶。
2007年,村里建成了首个茶叶初制所。后来,又引进博南山、龙大博恒、大坪坦3家茶企前来投资建厂,建成绿茶、红茶、黄茶、普洱茶等7条生产线。3家茶企成功开发了博南山、博南古道、大坪坦、龙大博恒等茶品牌,其中6个茶产品被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大坪坦村的茶叶生产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全村生态茶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年产量达250多吨,产值达33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近11000元。大坪坦村先后获得“中国美丽田园”“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美丽村庄”“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等称号。
张晶洁
筑梦创业之路
云龙县诺邓镇朝胜火腿加工厂副总经理、质量安全总监张晶洁毕业于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2013年10月,她与丈夫共同创办了火腿加工厂,组织农户成立云龙县壹胜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了创业之路。
诺邓火腿是当地的传统美食,腌制加工过程需要24个月。为了追求火腿品质,起初的几年,张晶洁夫妇的火腿加工厂只有投入,没有利润。2015年,诺邓朝胜火腿第一次出现在南博会会场,因火腿品质好,口感佳,广受消费者好评。会展结束后,按客户偏好,企业开发升级了火腿系列产品,专注于低盐高香的火腿腌制和产品优化包装,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协调帮助下,自2018年起,张晶洁夫妇先后成立诺邓朝胜火腿检槽乡石坪村火腿初制点、检槽乡检槽村火腿初制所、黄龙初制所等,组织火腿厂技术工人从火腿的腌制到后期管护,对农户进行培训,确保农户掌握火腿腌制技术,提高火腿成腿率。现在,企业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累计帮扶农户600多户,实现农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他们还实施了云龙县功果桥镇金和村朝胜火腿精深加工项目、长新乡新塘村朝胜火腿精深加工项目等,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1万多元。
杨宗富
从头再来找到致富门路
南涧彝族自治县龙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宗富从小生长在南涧县小湾东镇龙门村委会龙华村。2012年9月,他申请注册了“南涧县小湾龙华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了村里的60多亩土地,采取“基地+农户”的方式运营,陆续发展了社员118户,魔芋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
然而3年下来,魔芋产业亏损了65万元。2015年6月,通过多番考察和学习,杨宗富将“南涧县小湾龙华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变更为“南涧县龙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承包村集体187亩茶园作为蛋鸡养殖基地,规划养殖10万只成品蛋鸡。通过4年多时间的发展,建成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的厂房。合作社养殖蛋鸡达到10万只,产值达到1000万元,蛋鸡养殖场年利润160万元。
随后,杨宗富又将养鸡场产生的鸡粪做成有机肥。2019年11月,他选了小湾电站弃土场作为花圃基地,租下占地120亩的场地用来培育苗木、花卉。2019年11月,在大理花鸟市场旁开设了“吉兴园艺”批发实体店,同时搭建了电商平台,形成了种养结合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
2020年,杨宗富利用龙华村的古茶树资源,申请了古茶树保护和开发项目,对龙门村委会1300多亩古茶树进行保护。他还拓展了花卉基地建设,种植苗木达24万株。2021年,他的产业总收入1200多万元,带动龙门村委会465户茶农增收12万余元。
何利成
洱海保护没有休止符
“我家的墙上,一直挂着一张老照片,那是1968年,我的母亲抱着刚满8个月大的我在洱海边拍摄的,照片中有一大片白色的沙滩,一直延伸到村里的大青树边。小时候我最喜欢在洱海里游泳,那时的洱海水很清。雨季来临前,村里水井的水不够用,我们都是直接从洱海里打水吃。”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何利成前半辈子的生活,都与打鱼、养鱼有关,他的记忆里,清澈的洱海水滋养着沿岸的村民,是大家赖以生存的家园。
2014年,何利成开起了村里的第一家客栈,年收入曾一度达到20多万元。2017年来,何利成家客栈关停,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中处于“红线”范围内的156平方米房屋被拆除。随着洱海生态廊道的修建,客栈又有了新起色。
2021年,云南农垦集团大理苍洱留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古生村,建设农业绿色有机种植基地,何利成应聘成为古生片区管理员。同年,他向公司承包了580亩土地,严格按照公司绿色有机种植要求轮种水稻、油菜,种出来的水稻价值比传统水稻高了近10倍。
202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团队在古生村建立“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专门研究新型环保肥料。何利成拿出150亩地作为试验田,他还被聘请为“科技小院”的校外导师,成了一名“泥腿子”教授。
杨春志
14年奋斗把荒山变为青山
杨春志出生在祥云县刘厂镇王家庄社区,1993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曾在昆明中药厂和曲靖市工作。
2008年底,杨春志回到家乡。当时的刘厂镇王家庄村大箐的山头因干旱缺水和荒漠化的地理环境而满目荒凉。看到家乡群众日子过得艰苦,杨春志萌生了改变这一现状的想法,组建了祥云县泰鑫科技商贸发展有限公司,与王家庄村签订了3810亩的大箐荒山承包合同,开始了农业产业创业路。
2009年至2015年,祥云县连续7年遭遇旱灾,公司栽下的药材、花卉“全军覆灭”,损失惨重。公司一个股东退出后,杨春志说服了另外两个股东一起继续干下去。为解决山上缺水的问题,在县委、县政府和刘厂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他们打了一口153米深的水井,修建了29个蓄水池、7个小水塘和1个提水站,还在种植基地安装了喷滴灌节水设施。为了保障水果的品质,公司杜绝化肥使用,全部施用有机肥料,并重新制定了“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发展策略。
经过多年的奋斗,原来的荒山变成了青山,从前水电路不通的王家庄大箐已全程实施了路面硬化和绿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散步的好地方。在公司的带动示范下,王家庄种植红梨3888亩,增收5225万元;刘厂镇种植红梨17500亩,增收2.2亿元。全县荒山都被承包,发展红梨种植33712亩,实现了年产值从0到5亿元的飞跃。
柴进增
“酸柠檬”带来“甜日子”
巍山彝族自治县牛街乡坤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柴进增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山区农民。2018年,巍山县计划发展柠檬产业,结合牛街实施“归雁计划”,曾到云南农业大学深造学习的柴进增创办了坤元(巍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香水柠檬作为主要种植产品。
通过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公司与爱民村集体经济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行政村与辖区群众建立利益帮扶机制,实现了利益“双绑”。乡政府先通过农户集中流转土地,村民小组打包入股行政村,行政村投入项目资金形成村集体资产,连同村民小组流转打包的土地委托给该公司经营管理。公司负责高标准现代化经营管理,并保障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共同合作发展。短短几个月内,完成了土地租赁、平整、农业设施建设和水肥一体灌溉系统,并新修了水利设施和道路,连通了乡内主干道路,完善了交通条件。截至2022年5月,基地种植面积已达4500余亩。
为响应县委、县政府产业规划,实现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目标及乡村产业振兴,柴进增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新型农业主体+农户”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同时重视资源利用、协调融合、绿色低碳、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支持巍山县“一县一业”肉牛产业及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铁余斌
把贫困村建成富饶地
“10多年前,我们村绝大多数土地是‘雷响田’,过得是‘靠天吃饭’的日子,生活十分困难。”宾川县金牛镇菜甸村党支部书记铁余斌说,为改变贫穷恶劣的生活环境,村里提出保护性开发村后荒山的规划,群众捐款自筹资金,村里的合作社兜底投入,在河道修建了拦沙坝、护堤等工程,山箐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10年前,我联合15户农户成立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1272户,产品品牌在北上广深甚至东南亚部分国家有很高的知名度,走出了一条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路子。2016年,我们村组的葡萄总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2020年突破了3000万元。”铁余斌说,“我们村因地制宜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等特色水果,家家盖起小洋楼,户户开上小轿车,每家每年分红就有几十万元。”
近年来,宏源合作社大胆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合作农场+农户”模式,2016年10月起,相继在菜甸村、周能村和小龙潭等地启动合作农场的创建工作,共归并土地622.56亩,成立5家农民合作农场。到2021年,合作社已发展合作农场14家、村集体企业1个,规模化种植核心示范面积达2542.77亩,20余户种植示范户年收入达到6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种植葡萄年总产值突破3亿元。
杨雪明
光明村走向光明之路
10年前,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光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雪明一家6口人挤在60多平方米的土木房里。随着收入不断增多,2013年,他家建起了3层240多平方米的小洋楼。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经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如今的光明村,80%的农户住进了新房,平整的水泥道路四通八达,崭新的农家小洋楼错落有致。
光明村地处高寒山区,过去产业单薄,核桃是村里主要的经济来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种植养殖业、外出或就近务工等,群众增收的渠道进一步拓宽。普通工人一年能收入五六万元,有一技之长的还能更高。农村妇女在家附近打零工,一天也有百余元收入。
杨雪明介绍,光明村村民家离县城最近的有5公里,10年前赶街只能靠人背马驮。这些年,村里健全交通网络,村里有了160多辆轿车、10多辆面包车、24辆货车。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1024元增长到2021年的16277元。
过去,包谷面、土豆、荞粑粑是光明村村民餐桌上的“常客”,村民逢年过节时才能吃顿肉。现在,家家户户冰箱里最不缺的就是肉,不同的肉食换着花样吃。光明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chink.83seo.com/news/2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