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清明扫墓的由来
被誉为八节之一的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其历史发展中更是留下来各种各样的习俗,只是随着现如今节日氛围越来越淡,大家对清明的来历是什么还清楚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清明扫墓的由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
清明节现在成了人们祭扫墓地、追远怀人的重要节日,清明节扫墓始于何时?民俗学家对此作了解释,一般观点多认为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承袭寒食节的传统,“唐朝以前扫墓,都在寒食节期间。将清明与寒食节相混淆,大约起自唐朝;将寒食扫墓混淆为清明扫墓,大约也只是从唐朝才开始”
清明扫墓的由来:
清明节一个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主要项目是扫墓。清明节的起源,有传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被大众纷纷仿效,在这天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民间传说中寒食扫墓的源头,则有两说。一说三国时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后朝廷却没有为之盖庙,于是百姓在寒食期间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后朝廷自省措置不当,正式附祭诸葛亮于先祖(刘备)庙,但寒食野祭的风俗却已经形成,并演变为各人祭扫先人的坟墓;另一说则称寒食扫墓的习俗与寒食节同时形成于春秋时期,都因纪念隐士介子推而起。
还有人认为,寒食扫墓来源上古先民在春分时祭祀高禖的习俗。高禖即高母,在人们只认其母,不认其父的原始社会,高母就是祖先。祀高禖就是祀祖先。而寒食节的原本节期就在二月下半月,在时间上与古时祀高禖的时节是一致的,故唐玄宗立寒食为祀祖节。后世寒食节缩减成最后三天或两天,或者直接与清明节结合在一起,所以寒食扫墓也就成为清明扫墓了。
清明节注意事项:
一、何时拜山最佳
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最佳的拜山时间为寅时,也就是5-7点。
不过由于墓地大多离居住地较远,甚至不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城市,通常都不会这么早,不过最好是在下午三点前完成扫墓拜祭。
二、扫墓前最好禁食或素食
当你动身开始扫墓,就最好不要吃食物或只吃食素。
另外强调衣著整齐,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
三、常规顺序不可反
祭祀是有个先后顺序的,许多年纪大的老人都会相当注意这点。
一般都是先把墓园或墓地打扫干净然后才是祭祀。
由于祭祀是相当讲究风水和礼节的,所以先后顺序尽可能不要出现差错。
先后顺序如下: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别。
最后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也可以供奉些鲜花,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后人兴旺。
四、悼念逝者不要买黄色菊花
我国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
白色菊花是最适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
不过黄色菊花有长寿菊之称,比较适合看望病人,而不是拜祭已逝者。
五、忌穿大红大紫
清明节特别忌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去上坟,应穿上素色的服饰。
另外,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当然本命年者除外。
六、孕妇不宜祭拜
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参加,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
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
七、坟前不可嘻笑怒骂、非议先人
因为墓地是先人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大声喧哗、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随处小便。
这样做是对自己先人不尊敬;更不能践踏别家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品足,也会被视之为亵渎。
八、不可在墓地照相
在中国,祭祖并不只是纪念祖先,而是明显得带着向祖先敬拜,祈求的意思。
缅怀祖先,最好心怀敬意,专心谨慎;在墓地最好不要照相,无论是扫墓者自身合影,还是扫墓者与墓地合影。
更忌讳照相时将其他坟墓拍进镜头。
九、丈夫去世前3年,妻子不能扫墓
民间有一说法:丈夫去世前3年,妻子都不能去扫墓。
这个是习俗问题,只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即可;如果当地有此习俗,那么,最好回避之,否则日后会带来诸多的心理麻烦。
如果当地没有此习俗,则无关此禁忌。
十、身体不佳,时运不济者避免扫墓
一个身体正处于生病状态,或是虚弱状态的,或者最近运气不佳,诸事不顺的人最好不要去参加扫墓活动,此类人正处于总体运势低迷的状态,极易招致晦气。
十一、外人最好不要陪同
非自家人最好不要陪同前去扫墓拜祭,比如女朋友陪男朋友,下属陪上司等。
这是比较忌讳的,毕竟不是一家人,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十二、雇人上坟不可取
现实中很多人远离家乡,回家扫墓可以说是千里迢迢,花费财力不说,关键是时间,一去就需要好几天,显然有点不现实。
所以,现在有些人去选择甚至雇人上坟。这样的事情劝你最好别做,不仅起不到祭奠先人的效果,反而心念不诚,白白花费了钱财。
不过不到墓地,也可以一样祭奠先人。
在家里阳台或客厅,朝家乡方向,摆上祭拜用的供品,烧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关词语。然后再祭祀。
也可以到马路的十字路口去烧香祭奠。现在还提倡上网祭祀祖先,既有仪式感,又能寄托哀思。
记住亲人之间虽然阴阳相隔,但也是心有灵犀,当你心里想念祷告他的时间,实际上他就在你身边。
十三、家中有人清明过生日尽量避开
如若家中有人正好是清明节过生日,应尽量避开。
比如阳历生日恰巧清明节,尽量过农历生日,反之亦然。
如果实在避不开,则当日不要接受鲜花,生日蛋糕也不可当天吃。
清明的节气涵义
清明节气点:斗指乙;太阳黄经为15°;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二十四节气”最初便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然后顺时针旋转,当斗柄指向“乙位”时,天象进入清明节气。汉代至清初采用“平均时间法”划分节气,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分割为24段(每段15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清明节气从冬至日算起,即在冬至后第105天。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当太阳黄经达15°时,为清明交节点。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北斗成为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是随北斗的斗柄指向而来临。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时至清明,在中国南方地区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
【清明扫墓的由来】相关文章:
清明节扫墓的由来07-01
关于清明扫墓的由来是什么03-30
清明节扫墓的由来传说03-29
清明为什么要上坟扫墓的由来10-23
清明的由来11-28
清明寒食的由来07-27
清明节由来03-14
清明节的由来04-10
清明节的由来11-15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chink.83seo.com/news/8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