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小米来汉一年了!

小米来汉一年了!

2017年6月29日,小米、金山、顺为三家公司与武汉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武汉成立全国第二总部,同年11月18日正式落户开工。今天,三家公司武汉总部迎来了一周年生日。一年过去,这支“联合舰队”在武汉发展状况如何?

“主攻”人工智能

如果您是小米的老用户,对“小爱同学”一定不陌生。您能够和它自如地交流,多亏了小米武汉总部的人工智能研发团队。人工智能,也是小米武汉总部的核心业务之一。

2016年,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因“AlphaGo”火遍全球,也是从那时开始,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开始在小米落地生根。

在小米武汉总部,“小爱同学”研发、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团队均有布局。

小米人工智能与云平台武汉研发中心总经理 季旭

我们的总体规划思路是希望武汉的团队相对比较独立,承担的业务也相对独立,形成一个小闭环。现在在我们的业务里边,像小爱、搜索与推荐,已经起到了非常核心的作用,我希望这个作用接下去会越来越大。

今年4月,小米与武汉大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签订协议,将合作建设人工智能研究院。据了解,目前已经有9个合作项目落地。

三大总部队伍庞大

年收入有望破百亿

在三大公司第二总部中,金山的队伍同样庞大,下辖三大业务公司:金山办公、西山居和金山云,覆盖了桌面办公、信息安全、游戏娱乐和云服务等诸多领域。

其中,金山办公的海外研发与运营板块跟随着武汉总部的落地同步启动,面向企业和个人两个方面,属于武汉总部的“独家业务”,目前已取得不俗的战绩。

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全国

我们去年在海外已经得到了泰国政府的认可,成为了当地政府的采购办公软件,被列入到海外政府的采购清单,这还是第一次。明年武汉市要举办军运会,我们做好了相关的准备,积极地在跟有关部门进行接洽,需要我们做哪些工作我们会全力地给予支持甚至是定制化的开发。

此外,在大众视野中并不高调的顺为,过去一年所投资的互联网企业也已有近10家落户光谷,其中两家为“第二总部”。

小米武汉总部负责人刘国俊介绍,去年落户时,小米、金山、顺为三大武汉总部员工加起来,只有30多人。如今,金融港总部大楼里,三家企业组成的“联合舰队”队员已达800多人,市内员工超过千人,今年三大总部年收入有望破百亿。

目前,位于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和湖北省科技馆之间的新总部基地已开始打围,武汉总部的新篇章即将开启。此前,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公司上市后回到东湖高新区致谢,表示希望十年内把武汉总部建设成上万人的公司。

小米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国俊

我们现在通过一年的发展,发展得这么迅速,成效这么大,也说明我们选择是对的,从目前我们来看,武汉市应该是一个投资的洼地,是一个人才的高地,也是一个创业的福地,所以我们才发展得这么快。

“第二总部”现象

优秀企业扎堆来汉

小米、金山、顺为第二总部落户武汉,打响了大型优质企业在汉开辟第二总部的前哨。

今年,武汉出现“第二总部”现象,数十家优秀企业扎堆来汉。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小米给出了答案。

小米武汉总部的每一步“脚印”,都被镌刻在这张“电路板”上。从最左侧记录的一串时间节点可以看到,从去年小米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到小米武汉总部正式成立,只花了短短三个月。

去年4月8日,武汉市招才局成立,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被聘为首批“招才顾问”,一个月后率小米、金山、顺为三家企业的高管考察光谷投资环境,小米在武汉建设全国第二总部随即被正式提上议程。

小米武汉总部负责人刘国俊介绍,在三家企业第二总部落户武汉的过程中,武汉市政府、东湖高新区管委会都给予了极大力度的支持,政务部门的效率之高令他们惊叹。

小米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国俊

我们武汉总部落户,周市长是现场办公,然后武汉项目有些事情,马书记是亲自听取汇报,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在这儿成立了20多个公司,基本上是当天就办下了营业执照,而且没有碰到任何的麻烦。

三大公司的“第二总部”

招才引智 激活人才优势

互联网企业是当今年轻群体择业意向最高的几个领域之一,过去,武汉相关产业并不发达,导致大量人才流失。小米、金山、顺为三大公司第二总部的到来,让本地的人才优势如活水般流动起来。

就在上个月,光谷115家科技公司前往华中科技大学集中招聘,小米武汉总部现场接收了500多份简历。活动现场,去了3000多名毕业生,也就是说,平均每6个武汉毕业生,就有一个想跟着雷军走。

小米信息部武汉研发中心工程师 陈雅黎

小米现在也是刚在武汉起步,然后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就选择留在武汉。

据介绍,三家企业目前有80%的员工来自本地。小米相关负责人称,小米与武才是一种良性的双向互动关系,本地的丰富资源为企业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企业通过品牌经营、校企合作等方式,也在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武汉。

小米信息部武汉研发中心负责人 杨轲

我们在招人的时候,发现人员素质比以前好很多,同时也发现有非常多的一线互联网公司的人愿意回来。

“第二总部”的“鲶鱼效应”

小米、金山、顺为武汉总部的落户,是过去两年武汉在互联网领域引入的最大项目,它为光谷、为武汉带来的不仅是一批企业,更是一个庞大的生态链,发挥出强大的“鲶鱼效应”。

一方面,其先进的企业发展模式、管理文化助推了本地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如同为武汉的招商引资添了一块“金字招牌”。

据不完全统计,东湖高新区已集聚了2100家互联网企业,科大讯飞、小红书、海康威视等60余家知名企业过去两年里在光谷“扎堆”设立第二总部或研发总部。

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陈平

小米武汉总部落户光谷,充分显示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的示范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经济企业向光谷集聚,东湖高新区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也必将助力武汉打造全国“互联网第四极。”

责编:齐雯

融媒体记者:李小雪 胡岚涛 沈思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