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就是一百年前的电气化,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正加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3.9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8%。数字经济同比名义增长7.39%,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2.76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5%。
不过,放眼全球,同世界数字经济大国、强国相比,我国还存在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等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经济才能持久地带动经济增长。各方应围绕数字技术攻关、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以及利用资本市场赋能三方面重点展开工作,助力数字经济踏上高质量加速跑之路。
第一,要持续加快数字经济有关的科技攻关,提升核心技术“含金量”,这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关键数字技术的不断突破。5G、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强劲的技术基础。以大模型技术为例,我国已经完成备案并上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数量持续增长,并由单纯的语言模型拓展至多模态模型。
然而,数字技术的竞争是全球范围的、动态的,且在不断迭代升级。当前,我国还存在部分领域研发和工艺制造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情况,需要持续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工业软件、基础材料等领域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加大研发投入,并着力培养人才,牵住基础共性技术自主创新的“牛鼻子”,打造数字技术高地。
第二,破解痛点打通堵点,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这是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当前,数字化正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插上翅膀。金融、娱乐、医疗、矿山开采、农业、交通等多个领域积极拥抱“数字+”,实现了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效率提升和价值放大,也带来了巨量的市场机遇。
从行业来看,2023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10.78%、25.03%和45.63%,这意味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仍有持续拓展深化的空间。笔者认为,破解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痛点、堵点,比如市场准入、数据隐私、数据安全等难题,畅通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通道,将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参与数字经济的积极性。
第三,持续推进资本市场赋能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强链补链。数字经济的发展,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都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也是需要持续投入的过程。在早期大规模投入开发,以及后期产品上市、大规模生产商业化拓展时,都需要资本持续赋能。
当下,资本市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显示,A股和数字经济相关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超400余家,总市值超5万亿元。其中,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239家,首发募集资金超4500亿元,资本市场为企业投入研发进行技术攻关、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的融资支持。此外,监管部门还多次发文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强链补链方面的并购,其中,9月24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指出,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实施“绿色通道”。相信政策的落地,将进一步活跃数字经济赛道,为相关企业强链补链提供支持。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chink.83seo.com/news/3486.html